墨水羽毛

愿你落笔有回应,倾诉有人听。

 

口述史访谈技巧汇总

羽毛最近感兴趣的内容,随手整理,可能逻辑性不强。

来自《采访老兵:记者如何做口述历史访谈?》《口述史人物访谈的策略与技巧》《记忆的外化:口述史访谈的影像记录实践研究》

口述历史访谈的内容核心是“过去”,访谈目的是为了系统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。

“你去听故事、听经历就行了,尽量不要去打断他,让他流畅地说。我们只是记录他们的口述,把所有资料都留下来,以后做研究的人,可以引用这些直接的口述。”

按照口述历史访谈的规范,不仅要对访谈进行全程录音,还要将录音全部整理,最后的访谈录文本要由受访者签字同意,而记者做新闻采访时很少与受访者签协议。如果想做口述历史研究或者让报道具有“口述历史”性质,记者就必须遵循口述历史的操作规范,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。

口述历史访谈强调完整性——全程录音、全部整理。

口述历史工作者在案头准备方面花费大量时间,对受访者的个人情况、家庭状况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。访谈者还要对受访者进行预访,根据预访得到的信息——受访者性格特征、简要经历等,有针对性地写出访问提纲征求意见稿,当提纲得到受访者同意后才开始正式访谈。

口述历史工作者以书面递交方式呈送给受访者,并给受访者留出一段时间进行思考和回忆。在口述访谈过程中,访谈者基本上按照既定的访问提纲来提问,偶尔根据现场变化追加一些问题或补充采访。

口述历史访谈则让对方尽情述说,以受访者讲述为主,访谈者以眼神与对方沟通、很少插话。特别是在录像记录的口述历史访谈中,如果只有一台摄像机,画面集中在受访者身上,访谈者的形象和声音是淡化的——甚至不出镜和不出音。特别是在录像记录的口述历史访谈中,如果只有一台摄像机,画面集中在受访者身上,访谈者的形象和声音是淡化的——甚至不出镜和不出音。这样做是为了让受访者有流畅的表达,也便于后期的剪辑整理,尽量保持受访者大段完整的语言表述。

口述历史学者以档案管理的方式长期保存。做口述历史访谈将获得大量资料,记者要学会运用档案管理的方法进行保存和利用。另外,按照口述历史研究的规范,访谈者需要与受访者签订授权协议,得不到授权不能随意使用访谈结果。

访谈前准备:

了解个人信息及相关背景资料

相关的知识储备

访谈者的心理准备  

访谈提纲的拟定,先问亲切的、好讲的、讲起来容易滔滔不绝的

访谈的基本技巧:

1.不要急于提问,从闲聊开始,让被访谈者自己讲,讲到进入状态了再进入正题

2.不要轻易打断被访者的讲述。可能这件事情你特别想知道但被其一语带过,此时最好在访谈笔记上做好标注,然后等这个段落结束后再去提问。千万不要随意打断被访者的思路,因为这样会造成其表述连续性上的断裂,这种停顿极有可能破坏或割裂其原有的口述记忆和表述顺序。休息时间,让被访者歇口气,同时访谈者也借机梳理或重新调整访谈思路,及时调整提问的顺序及重点。通过新的提问对之前表述中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内容进行补充及修正,一些前后的因果关系、逻辑关系就一步步完善了。

3.访谈笔记:不需要逐字逐句记录,记录一些关键词和重要的时间节点。这些记录在后期整理文字资料时,将是很好的记忆符号,可以唤起访谈者关于访谈过程中的一些细节。

4.借助图片或实物唤醒记忆

5. 提问不可过于急躁频繁,理性而有效的互动可以赢得信任和尊重。

6.访谈结束后及时复盘

要点捕捉:

固态要点:明确一些关于被访群体所具有的普遍共性的要点

动态要点:历史事件的旁证和补充

访谈内容的真伪与判断:与现存史料的对比

访谈的其他细节:

1.实物资料的收集,拍照、复印、复制

2.生活状况

3.情感交流和延续 

访谈结束后的资料整理:科学分类

视频分类:拍摄地点、时间、时长、访谈人物及人物简介

音频素材:完整地对应视频的时长及节点,并按照时间顺序及时合并为一个完整的音频文件,以预防可能出现的音视频不同步的情况

文字转换:应完全忠实于原访谈的每一个内容,初稿的文字整理必须是逐字稿,并在相应的时间线做出时间节点标注,以方便后续编辑时查找相关内容。

分类建档:需依照被访者基本信息(姓名、性别、出生日期、籍贯、家庭住址、联系方式、子女信息、生活状况、健康状况),访谈信息(访谈时间、访谈地点、主访人、其他工作人员及分工、访谈设备明细),内容信息(涉及事件、人物、地点的关键词)

简洁通顺,规范性处理时间、地点、通用词汇和专业词汇,对受访人叙述的相关史实,或叙述与其它记载不一致的地方,要做出考释,并以注的方式,把核对、勘误和补充的内容增加到文稿里。整理后受访人签字确认,取得授权。

设备:

录影:两台摄像机的方案和三台摄像机的方案均可

录音:领夹式麦克风

照相设备:为受访人拍摄生活、工作场景和环境的照片

正式访谈前的预访谈:

沟通访问提纲,并磨合交流方式。采访人要向受访人说明访谈的目的、访谈所得素材的保存、使用以及整个的工作周期等情况,并商定访谈的时间、地点和每次访谈的时长。在这个过程中,采访人熟悉受访人的交谈方式与表达习惯。

判断访问场所的选择、摄像、灯光等设备的布置是否妥当。为保证摄像与录音质量,尽量选择安静,不被打扰的时间和空间。访谈地点一般选择受访人的家中或者工作室。在熟悉的地方进行访谈,环境本身具备舒适和轻松的气氛,有利于访谈的顺利进行。

访谈中:

问题:开放式、启发性、具体化的问题,避免使用仅以“是”“对”等简单词句即可回答的问题。

采访人:分析受访人的语言、语气、情绪等,捕捉讲述内容蕴含的意义,及时调整问题或访谈方式。

提供记忆援助,及时提示人名、地名、时间等一般容易遗忘的资料来协助受访人的讲述,使其尽量准确,且不遗漏关键的事件和人物。在不破坏受访人情绪或干扰其思路的前提下,访问人在遇到人名、地名、专有名词等无法确定具体写法的问题时,应在适当时机进行追问。

一般情况下每次访谈时长控制在2小时以内,且每天访问最多不宜超过2次。

访谈结束后:为保证口述史记录内容的完整性及丰富性,访谈的总次数应该是两次以上,有矛盾信息和疏漏之处可以进行再访谈。


  6 1
评论(1)
热度(6)

© 墨水羽毛 | Powered by LOFTER